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讲话精神,我校邀请大国工匠、德育导师李万君携劳模父母,于3月27日上午在二教214大教室,为2018级产品、摄影、环境、学前专业230多名学生,进行“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专题讲座”,受到师生们热烈欢迎。
别具一格的改革创新思政课
为了上好这堂课,任课老师王微、孟宝芬,与谭成才、高文革、薛丽、段晓宏等,在王和强主任的领导下,进行了充分准备。学校有关领导和部门对这堂课非常重视,董事长康启鹏、党委副书记张柏发、副校长张鸣放,以及教学质量监控中心主任孙丽萍到课观摩指导。这是“别具一格”的改革创新课:一是上课老师“别具一格”,不是平时上课的1名老师,而是王微和孟宝芬2名“思修”课老师,采用晚会主持人的方式,给二个教学班在一个大教室合班上课,为的是分享宝贵的教育资源。二是主讲老师别具一格,不是本校思政课专任老师,而是本校聘请的德育导师李万君和劳模父亲李世忠、母亲李桂芝,同学们大呼“想不到”。二是授课内容“别具一格”,不是一般理论阐释,而是劳模现身说法,特别叫同学们信服,引发了同学们强烈兴趣,同学们抬头率高到前所未有,热烈鼓掌10多次。
两封家书传达的优良家教家风令同学们和老师赞叹
大国工匠李万君多年来在省内外做了很多场报告,但能把他和父母一起请来同登思政课讲台的,这还是首次。李万君父亲李世忠老先生现年76岁,是1958年进厂的长春客车厂第一批老工人,先后7次获得本厂、北车公司、长春市劳动模范和长春市五一劳动奖章。在他登台之前,播放了图书馆管理员段晓宏到家里对李万君老师父亲李世忠老先生进行采访的短片,接着他以朴实响亮的声音,登台宣读了自己写的两封家书。原来,李万君1987年从职高毕业进入长春客车厂当电焊青工,在28名电焊青工已经调走了25人的情况下,李万君也要求父亲找人把自己调走,但父亲在家书中写道。“工作苦累总得有人干,都调走,谁来完成任务?能按时出车吗?不管干什么工作只要干好一样有出息,孩子安心干吧……”这成为李万君成长为大国工匠的起点。两封家书传达的优良家教家风,令同学和老师赞叹!李世忠老先生先前还通过到家里采访的段晓宏,把两封宝贵家书捐献给我校,作为家书育人活动的生动教材,将在家书文化长廊展出。
大国工匠的成长历程激发同学们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李万君以生动有趣的语言和故事,讲述了自己从一名电焊青工,一步一步成长为大国工匠的成长历程,诠释了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李万君1968年出生于长春市,1987年8月参加工作,先后荣获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华技能大奖(被誉为“大国工匠”),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全国优秀党员,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代表,评为2018年度全国“十大工匠”。李万君用电焊枪耀眼蓝光谱写了一名基层劳动者的无尚光荣,为中国高铁从追赶者变成世界领跑者做出了突出贡献!
李万君讲课结束之后,母亲李桂芝登台做即席讲话,她今年74岁,1967年参加工作,长期在长春市第一塑料厂生产车间当班长,评为长春市第一轻工业局劳动模范。她登台只讲了二句话:“我为有这样的老公而骄傲!为有这样的儿子而骄傲!”
李万君与父母两代劳模平凡而伟大的事迹和精神品格,引起同学们强烈反响,正如党委副书记张柏发在讲话中所说:“我们要努力学习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树立劳动最光荣价值观,像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讲话中所期望的那样:立鸿鹄志,做奋斗者。”(供稿: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 高文革 审核:高海英 编辑:赵健)